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粤教2003课标版《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研读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

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领会文中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作者视窗

辋川如画入诗来

一位面容略带困倦与憔悴,但仍然神态安闲、步履从容的老者;一位气宇轩昂、禅意盎然,两眼放射着澄澹中含有精锐、明秀中透出灵慧光芒的老者;正在向我们走来……

他,就是全面代表盛唐时期各种诗体创作成就的唐代大诗人王维;他,就是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视域使其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和我国诗坛享有崇高地位的“自然之子”王维;他,就是一心向于释、一生隐于官,被杜甫称许为“高人”、被后世颂扬为“诗佛”的王维。

唐的诗,三分天下,一分为李白,一分为杜甫,一分为王维。李白为仙,杜甫为圣,摩诘为佛。太白,飘逸洒脱,一个“仙”字形神兼备地形容了他;杜甫,深沉凝重,一个“圣”字道尽了。而王维,却用另一种方式让人们记住了他——摩诘,佛的名字,一如佛家的清静。

辋川如画入诗来。王维既在山水画中放进了禅宗的虚静的心灵,使我们产生对现世的反省和检讨,从而萌生超脱的渴望;又在山水诗中注入了色空有无的悟禅境界与审美感受,使我们领略到生命的蓬勃与幻灭,因而启示了“道”这个宇宙的本体,也在诗和艺术的创造里跃动,终于指向历史与文化的奥义。

一、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工诗画音律,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故后世称其为“诗佛”。因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贬荆州长史,奸相李林甫当权,政治由此从较为清明转而日趋黑暗。王维一方面对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渴望在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以洁身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二、解题

1、“山中”:点明地点终南山

2、“裴秀才迪”:即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秀才:当时对士人的通称。

3、“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寄……书”等,如《报任安书》。古人对书信有不同的称谓,如“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上书”“奏议”“封事”“牍”“素”等等。“简”是竹片,“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

三、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后,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自此有了归隐之意。 40岁前后他在终南山隐居,购买了辋川别业,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

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同伴。裴秀才迪,即裴迪,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裴迪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曾一同在终南山隐居, 后常年隐居于辋川山庄,“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王维常“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裴迪今存诗二十八首,都是同王维的赠答、同咏之作;而王维集中同迪的赠答、同咏之作,则达三十余篇,其数量超过王维与其他任何一个作者的这类作品,由此即可见两人之间交往的密切。这种关系是以两人思想、志趣相合作为基础的,用王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携手本同心”。

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

【自主预习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猥( ) 2、 辄( ) 3、 憩( ) 4、 饭讫( ) 5、 沦涟( )

6、 玄灞( ) 7、 辋水( ) 8、曩昔( ) 9、 轻鲦( ) 10、 朝雊( ) 11、 仄径( ) 12、黄檗( ) 13、 蔓发( ) 14、 青皋( ) 15、夜舂( ) 16、 相间( )

二、疏通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