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四(2008年6月第3版)《3阿房宫赋》优质课教案下载
【素养目标】
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道理。
2.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学习本文的讽谏艺术,学会责任和担当,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熟读并背诵全文,理解本文主旨,学习本文的讽谏技巧。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导入
(出示圆明园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这是哪里呢?对了,圆明园废墟。150多年前,英法联军一把火烧毁了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可谓“英法一炬,可怜焦土”。圆明园成了我国历史上一道无法磨去的伤疤。而在两千多年前,也有一个和圆明园相媲美的“天下第一宫”也被一把大火毁于一旦,它就是阿房宫。物质的阿房宫虽然毁了,但有人用文学再造了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看在他的笔下,给我们再造了一个什么样的“阿房宫”。
二、明确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诵读熟文。学生集体诵读课文。
2.感知本文,熟悉文本特点。本文辞藻华丽,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运用铺陈、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手法描写事物。这就是赋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是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体物写志,是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四、由果溯因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最简短的文字来概括这篇文章。
提示:鉴。
2.思考:文章的“志”就在最后一段。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卒章显志。请同学诵读最后一段,学思分组讨论:
(1)结合写作目的,请你说说四个“后人”都是指的谁?
(2)作者认为六国和秦朝的灭亡是谁造成的?六国和秦朝怎样做才可能避免灭亡?
提示:(1)第一、二、四个指秦到唐的人,第三个指唐以后的人。(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六国的灭亡都是自身造成的。“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可概括为“爱人(民)”。
3.探究思考: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作者的“志”,就是要从六国和秦的灭亡上得到借鉴。为了达到这个的写作目的,作者选取了阿房宫作为摹写的对象。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前面三段,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①前面三段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用大量的铺陈夸张等语言来描述?能不能选取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