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北师大2003课标版《5.故都的秋》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习圈点批注法,掌握两种批注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知识链接:
一、郁达夫其人:
郁达夫,1896年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深受传统文化熏染。曾赴日本留学十年,在异国他乡饱尝孤独苦闷。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郁达夫也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内心的悲凉哀痛积郁已久。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文学”。
二、圈点批注式阅读:
(一)阅读三步骤:初读文本——再读文本——三读文本
初读时,圈点的重点是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目的是读通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再读时,圈点的重点是文章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
三读时,对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作批注、写感悟。
(二)批注方法:
1、感想式——情动于中而发于言
文章不是无情物,往往一个词、一句话都能打动读者的心。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如读了《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寒冬,我所处的环境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确实不应该。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方为人上人啊!”读完《五柳先生传》后,写下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这样闲适清新的田园诗。”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阅读与写作的敏感性。
2、联想式——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这样能培养我们的联想能力,让我们能够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有利于我们知识的迁移和信息的归类整合,这就是联想式批注的方法。如有同学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写下批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由一句诗引发联想,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真正做到了触类旁通,对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培养了联想能力。
课堂探究
导入:
1、同学们,秋天,向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那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一起来品一品他笔下的秋味。
2、圈点批注法
这节课我们要用圈点批注法来解读这篇美文。南宋的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也十分推崇这种方法,他说只有在书中圈点勾画做批注,才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经过同学们的预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这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圈点批法三步骤是什么:初读---再读---三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