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必修46. 前赤壁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4《6.前赤壁赋》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师:苏轼泛舟,夜游赤壁,面对那里优美的景色,苏轼感到心情舒畅,但是箫声和歌声引发了他心中的悲意。那悲什么呢?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有英雄不在之悲,人生苦短之悲,有壮志难酬之悲。事实上,这里的“客”就是作者自己,只不过是他消极的一面而已。在这里面,我们看,如果他一直这样意志消沉下去,这样悲伤郁闷下去,那还是不是苏轼?(不是)苏轼的长人之处就是他总是旷达的。那么他怎么样来排遣掉心中的这份郁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段。

3.研读第四段

(四)齐声朗读第四段

(五)学生参照课文注解,利用工具书等自己尝试翻译句子,尽可能直译,当直译不通时,可适当意译。必要时动笔写下来。

(六)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起来翻译句子,老师做更正,补充或强调。

夫水与月乎,夫:指示代词,那;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往:流逝。彼:那个,指代月亮。卒:副词,终究。盖:假若。将,语气助词,不译。自:从。者:……的方面。则:那么。曾:简直。何羡,即羡何,羡慕什么。且:况且。夫:发语词。苟:如果。吾之所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虽:即使。惟:只有。是,这。

(七)师:这一段文字我们已经把它疏通了一遍字词,对它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当客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忧伤时,他是怎么来解说的,苏轼要来排遣掉这份郁闷,他选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哪一种?(议论)讲道理,通过讲道理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讲的是什么样的道理呢?接下去你们自由朗读或者阅读,思考:1.这一段中写了哪些事物?2.苏轼说了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

(自己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以和同桌或身边的人交流。)

明确:这一段中写到的事物、阐述的道理如下:

变 不变

水 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 盈虚者如彼 卒莫消长也

人(我) 时刻在变 无尽

结论:水、月、人都是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的。

问题3: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是针对第三段的哪一点来说的?

明确:提示从“而又何羡乎”一词入手,针对上文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阐发论述的。

问题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长江(长江)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有圆有缺。而且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以为你踏进的是同一条河,事实上,河里的水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踏进去时的水了,也就是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不变的角度来看,虽然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千百年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虽然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物与我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5:作者用什么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用水与月的做比,借眼前景来说理。

问题6:除了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道理?

明确:“取与不取”的道理。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苏轼虽然也十分渴望高官厚禄,渴望为朝廷效力,可是既没有机会实现,那就不要再强求,不要再因为得不到而郁郁寡欢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想通了,这样“侣鱼虾而友麋鹿”不也能够生活得很快乐嘛。显示出豁达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