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5荆轲刺秦王》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虽然《荆轲刺秦王》第三部分廷刺秦王情节中重点文言字词较多,但经过预习,学生对于字词掌握较好,个别字音还需纠正,如通假字“卒”的读音。
2、理解文章时,学生对刺杀情节很感兴趣,但大多数同学只是粗浅地认为刺杀很刺激,甚至错误地理解成场景很热烈,却很难静下来理解场面的紧张和人物的焦灼。导学案中的三个关于情节和人物理解的习题,对于很多学生没有把厚慰蒙嘉和倚柱怒骂两个情节、秦武阳和群臣两类人物的作用分开来谈,理解的时候也没有好好扣住原文。
3、学生对于文章情节和荆轲这个人物很感兴趣,因此在讨论环节也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因为准备不够充分,表达观点也不够鲜明和灵活。
【教学反思】因为到新闻中心录课,课前耽误了几分钟,加上对于环境的不熟悉,导致上课时有点紧张,对于时间的把握有点焦虑。好在教学环节落实得不错,讨论环节还可以更深入和尽兴。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阅读课文,概述文章叙述脉络;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荆轲形象;
3、领会荆轲不畏强暴、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通过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2、结合人物背景,合理评价人物行为。
【教学资源】课件、音频、导学案、课本剧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文章冲突最白热化的“廷刺秦王”环节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荆轲刺秦王之廷刺秦王”)
二、检测课前预习,扫清阅读障碍
(一)知识检测
1、通假字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愿举国为内臣
轲自知事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