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6鸿门宴》优质课教案下载
2、经过两周的训练,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能大致理解语句含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但是归纳习惯差,所以要培养学生做好笔记归纳整理的习惯。
三、课时说明:
我安排了四个课时来完成《鸿门宴》的教学,
第一课时:1、了解史记,积累相关文化常识;概括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
第二课时:结合鸿门宴的背景;围绕“保刘邦”,分析文本1—2段 宴前的内容 ,归纳1—2段出现的文言五大类现象,掌握1—2段中,刘邦、张良的形象特点。
第三课时:分析3—4段 宴中的情节,抓住宴中项羽“杀刘邦”与“不杀刘邦”这心理矛盾,解读文本,掌握项羽的人物形象。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含的美。
第四课时:分析5——7段宴会后,围绕“追或不追”这一组矛盾,展开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刘、项形象,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及项羽的人格魅力,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含的美。 。
本课为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牢固地掌握3——4段宴中出现的文言五大类现象
解读文本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宴饮上项羽“杀刘邦”和“放刘邦“的态度变化,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从侧面把握项羽的性格,强化文言五大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史记》无韵之离骚的文字之美
三、教学重点:
抓住宴饮上项羽“杀刘邦”和“放刘邦“的态度变化,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从侧面把握项羽的性格。
四、教学难点:
体会《史记》无韵之离骚的文字之美
五、教学方法:
问题串导学法、合作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鸿门宴,一个暗藏杀机的代名词,与其说是一场宴会,不如说是一个屠戮场,用樊哙的话说“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让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刘邦这块老腊肉是如何从项羽和范增的刀锋下逃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