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22 故都的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2故都的秋》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并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表现手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原则为指导,综合运用朗读法、提问法和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秋天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描述了自己心中的秋。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接下来我们一起到中国的古诗文里寻找秋的足迹。(展示多媒体课件有关秋的诗句)

在刘禹锡笔下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

在毛泽东看来秋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

在杜甫眼里秋又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凉。

在王实甫心中秋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婉。

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沉郁,有的凄婉。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略提及《沉沦》中的“零余者”,并与俄罗斯作家笔下“多余人”作比较)

1934年7月,这个时候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题解

“故都”点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眷念之意。“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昭示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诗人说:“秋天就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心思 .”学者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多媒体课件展示)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入文章探其景寻其情。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分析开头和结尾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