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34 蜀道难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4蜀道难》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案设计:作者、题解及背景介绍;基础字词练习;诗歌内容预习题;鉴赏文章《我在西域读李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去年,中央台主持人董卿主持的一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再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它曾经的荣光!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这片浩瀚的星空里,无数的名家名篇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首唐诗,唐代评论家殷璠这样评价——“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李白的《蜀道难》,看看其究竟“奇”在何处。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将主要运用诵读品读精读的三步法,体会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的手法,揣摩诗歌的情感。

三、诵读,体意境之奇

检查预习情况,找学生读一遍课件上那些容易出错的字词。然后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些字词。

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先来齐声诵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

好诗不厌百回读,配乐,老师范读第一节,学生读第二、三节。

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找一找,有一诗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在文中标记出来。根据上下文,思考一下这三句分别从哪个角度写出蜀道之难。

第一处,翻译一下,注意“危”的理解。这一句可以理解成登山之前仰望蜀道之时的感叹,侧重点在“高”,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它在诗歌的开头,劈空而来,应该读出雷霆万钧之势!找同学试读,指导:重音应在“高”,语速应该由慢而快,语调应急转直上。再试读。齐读。

第二处,理解“凋朱颜”,写出了登山途中的感受。侧重写“险”,结合前文的“畏”“愁”等,可以看到诗人从前文的惊叹转入畏惧和胆战心惊。让同学闭上眼睛体会诗歌这一节的意境:月黑风高,山高路险,古木阴深,悲鸟哀号。飞瀑争鸣,万山震动……然后找同学试读。指导:语速应该慢下来,语调应该低沉,加入颤音可能更好。

第三处,理解“长咨嗟”,这一出可以理解成登山之后,只剩一声长叹。侧重在“乱”,写出了这里的凶险恐怖,照应开头。试读,指导:应该读出诗人的担忧和叹息,语调由高到低,语速舒缓,加入延音。齐读。

小结:这一唱三叹,恰如一次完整的登山过程,让我们体会了蜀道的高俊雄伟、神奇惊险和阴深可怖。一幅幅画面扑面而来,愈变愈奇,令人目不暇接。又如贯穿于一首激昂飞扬的进行曲中的主旋律,既把诗人的情感波涛一步步推向了顶峰,始于惊,继而畏,终于叹,又极尽凸显了全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大大增强了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这种意境之奇,恐怕“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让我们再来齐读这三句,读出情感的变化,读出意境之美。

四、品读,赏手法之奇

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对李白推崇备至。他曾经这样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讲李白作诗笔法之变化多端,神鬼莫测。下面让我们自读诗歌,同时拿起笔,圈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写一段鉴赏文字。要求:找出手法,评价效果,不求全面,重在透彻深入。

示例:“上有六龙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典,神话(想象),衬托。写出山之高,水之急,富有神话色彩。要读出节奏感,试读。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拟人,典型意象(子规),视听结合,衬托。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营造了一种古木荒凉、鸟声悲戚的境界。读出空寂悲凉之感,试读。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侧面描写,细节(神态、动作),夸张,想象。状行人艰难之步履,惶悚之神情,写出山势之峻危,蜀道之难行。读出这种惊险和紧张,试读。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夸张,多角度(视听、远近、动静),衬托。如果把这一段改编成电影镜头,有哪几个镜头?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绝壁直下枯松倒挂的特写,飞湍瀑流、山石激荡、万壑雷鸣的一组快镜头,惊险万状、目不暇接。这几句应该读出排山倒海之势和惊心动魄之感,试读。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互文,比喻,夸张。写出了蜀地的战祸之乱,要读出那种凶险恐怖的紧张感,试读。

小结:谪仙李白用他那狂放不羁的笔锋、奔放激越的豪情、奇诡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浩渺神秘的传说于一体,开拓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放与浪漫主义的诗风,为我们描绘了蜀道的奇异风光。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这样评价这首诗:“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五、精读,探情感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