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3《6琵琶行并序》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赏析,自主学习。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和悲剧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音乐节奏及内在情感。
难点:探究用文字表现音乐的方法,掌握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品味白居易语言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由于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础薄弱,所以以朗读,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赏析,自由学习。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初步感知这首诗,从字词的读音到感情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作具体指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大家先来欣赏一首音乐,哪位同学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下面就听老师来讲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一次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钟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钟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的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钟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想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就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同学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就叫高山流水。
千余年后,一个凄清的秋夜,浔阳江畔一位文人,一名天涯歌女,因为音乐,他们也同样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亮,飘飞的荻花,一起成就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那位文人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的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他那美丽而忧伤的故事《琵琶行》
二 整体感知
1.解题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名曲之一。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固体。篇幅较长,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29岁中进士,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称他的诗为“讽喻诗”,对后世很有影响。
3.教师朗诵1,2节 学生朗诵3,4,5,节
配乐 :古筝曲 “高山流水”
注意: 语速 节奏和情感
思考:第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叙事诗,它叙述了诗人谪居江洲月夜江边送客,巧遇琵琶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