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41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1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导入语

我们读书作文时,经常遇到“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之类的成语。这些成语的出处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我们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些成语典故,学到一些文言知识,而且将为古人那种勇敢机智的品质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情操所激励,从而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原因有三: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汉朝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⑧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写成《史记》。

2、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或者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共130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体裁:

⑴本纪: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

⑵世家:记载了诸侯王和汉初开国功臣的历史活动。

⑶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

⑷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

⑸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也正是因为在逆境中发愤,才写出了《史记》。

三、时代背景介绍

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战国中期)。秦、楚、赵、魏、燕、韩、齐“七雄”并峙,秦国的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连横”策略。赵国是北方的一个大国,西临强秦,在秦国对其他国家的不断攻伐中,首当其冲,自然十分重视军事外交的措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国内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合纵连横:

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人物简介

战国后期赵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周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廉颇率军攻齐获胜,赵惠文王封其为上卿。曾居功骄傲,对出身低微、资历甚浅的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后知蔺相如顾全大局,确有相才,遂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协力抗秦,传为美谈。廉颇为将刚勇,用兵持重,多次率军击败齐、魏等国。五十五年,秦、赵长平之战,廉颇为赵军主将,作战失利后,鉴于秦军势盛,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的进攻。后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受封信平君,摄行相国职。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出奔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赵国屡遭秦军攻击,拟再任廉颇为将抗秦。廉颇亦急欲归国效力,因权臣作,未能遂愿。后居楚,忧虑而亡。       

五、和氏之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