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4《辩论》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深刻理解“拿来主义”的精髓,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鉴赏形象化的比喻论证方法,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
教学难点:
掌握论证思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印发导学资料,内容略。)
一、导语设计
想想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西方的传统节日,你自己最喜欢过哪一个?
你对西方的哪个节日最感兴趣?
同学们,对西方的节日抱有很强的好奇心,想去了解其中更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精神内涵的出发点。
关于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在文化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鲁迅及杂文
鲁迅,原名 ,字 , 中国现代伟大的 、
、 ,新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杂文集: 《华盖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16部,80余万字。
《杂文报》创刊于1983年,由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高扬主持创办。《杂文报》曾在2011年改版,改版后的报纸每周发2期,分别在周二、周五发刊,版面为8版4开??。 刚创刊不久,美国旧金山《时代报》就以半个版的篇幅转载《杂文报》的文章和漫画,并配发短评推荐:“《杂文报》文章短而精,文意新而辣……富有特色,很吸引人,特向读者介绍,请试读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众文摘性报刊每年平均转载《杂文报》的文章计60篇以上。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四、阅读与分析——把握结构思路
1.提问:“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从哪一段开始详细阐述的?文中哪句是解释“拿来主义”内涵的句子?
明确:在第二段提出,直到第七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指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能辨别精华与糟粕;“自己来拿”指独立自主地选择。)
2.提问:课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这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