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4《谈美》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4《《谈美》》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增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审美的本质及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人生的艺术化”

教学方法 联想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对美有着本能的追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美么?看到一朵牡丹,你们觉得它美么?看到一片大海,你们觉得它美么?看到一位乞丐,你们觉得他美么?看到魏老师,你们觉得他美么?再看看这两位明星(韩红、宋祖英)你们认为谁比较美?为什么?看来大家对美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前几年一位青歌赛观众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长得漂亮的歌手得分高?我们都知道,韩红的星路是比较坎坷的,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歌唱生涯却是一帆风顺的。恰好当时宋祖英也是评委,李谷一评委的解答是这样的:“这是当然的事情了,你看我们小宋,站到舞台上都是很漂亮的,漂亮的选手自然得分要高……”如果你是提问者或者现场观众,你对李谷一老师的解答满意么?

如果由美学学者来回答:

首先从艺术形态角度来看,不管是舞台上的演唱还是歌手电视大奖赛,都是一种视听艺术。所谓视听艺术就要有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的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其次从美学范畴来看,民歌诞生于古典时期,它的美属于古典美。民歌的美学范畴要求它既要有美的内容(声音、技巧),又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美的外在形式(歌手的长相、服装)。从这个角度来说,唱得好、长相又俊美的歌手自然是民歌这种美学形态更完满的表达者和实践者,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得分要高一些。

同学们,如果李谷一老师当时能用这两点来回答,你认同吗?我想,全国观众也应该会是心服口服的。美学学者唯一比李谷一老师强的地方是,学过美学课程!所以:这门课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给我们提供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视角、方法和手段,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名著导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二、?整体了解,初步感受

同学们还记得朱光潜先生吗?我们学过他的《咬文嚼字》。他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美学家。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请一位同学来读

1、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其中《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2、内容简介。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谈美》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3、整体感知

作为一部美学专著,这本书篇幅很长,今天我们无法全部拜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索引的方式了解它的大概内容。文章一共15篇:

⑴《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