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4《中华文化精神》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知识与技能:解读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月亮意象,探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用赏析鉴赏的视角去解读月意象丰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净化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感情,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国文化。
教学重点
鉴赏赏析月亮意象,体悟月的情感,挖掘中华文化精神。
教学方法
1、情境启发式。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
3、归纳总结。
学情分析
对中华民族而言,月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意象,它承载着古人及今人的情感寄托,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它历来为中国文人所钟爱。把握意象的内涵,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作文写作也大有裨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课件以歌唱月亮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历代诗人吟咏月亮的诗句图片为主要画面。
2、学生准备:
小组合作探究,搜寻有关月亮的诗句、文章,可以在高中课本里找,并谈谈自己得到的感悟,以ppt、文字、音乐等,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并展示。
教学过程
一、月亮代表我的心。
导入:对中华民族而言,月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意象,它承载着古人及今人的情感寄托,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它历来为中国文人所钟爱。月亮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流传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让我们一起穿越古今去追寻月亮的足迹吧。
二、千江水有千江月
以课前导学案为依托,各组展示关于“月”的自主探究成果。
1、月之传说 2、月之诗词
3、月之意象 4、月之思考
5、月之文化 6、月之启示
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根据学生展示,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月”意象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分析出“月”的内涵,可着重分析在现当代“月”意象的变化,展现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