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中华文化精神》优质课教案下载
这本书搜集了时间跨度长达27年的习近平所有著述及重要讲话、文章,包括《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2007年以来发表的重要讲话、文章,遴选出135则典故,分敬民、为政、立德、廉政等13个篇章。每则典故采用解读、释义结合,解读部分阐述了习近平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解说古典名句的出处和义理。
在阅读中学生感触非常深刻,一方面震撼于典故的涉及面广,另一方面震撼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博学睿智。
此外,在《十九大报告》遴选出“小康、不忘初心、居安思危、行百里者半九十、刮骨疗毒、老有所养、牛鼻子、久久为功、钉钉子精神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典故,并对这些典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读。
在阅读中学生感触非常深刻,一方面震撼于典故的涉及面广,另一方面震撼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博学睿智。
在这样前提下,我构思了“习式用典”课例。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引领,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运用,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宽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教学班级为文科班,两个班的学生的暑期阅读必读书目中就有《习近平用典》一书,学生不仅阅读并作读书笔记。
“中华文化精神部分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班级的读书分享会上,《习近平用典》书中的“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成为学生们热议的话题;在早读课的名句鉴赏中,有学生交流习近平引用名言,尤其是苏轼和王阳明名言;综合各项活动,学生们已经从阅读到生活中感受到经典语言的魅力,只是缺少理论的总结和实践的运用。
【教学目标】
1.在梳理中探究典故妙用,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2.在赏读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理解领袖的各种情怀。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及习近平讲话揣摩用典之丰,并体会领袖情怀。
【教学难点】
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用典。
【教学准备】
导学案中提供《习近平用典》目录部分和最新用典范例,以及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发言稿节选,学生们自主阅读并摘录。
【教学流程】
一、识典:撷取各文化典故
出示三句习近平用典,引出习式用典。
1.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交流方式:将三句引用删去,让学生思考相关用典句,在思考中感受用典之后增加的文学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