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59 说“木叶”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9说“木叶”》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4.帮助学生积累“木叶诗”,品味其中的妙语佳句,进而体会文艺性随笔的一大特点:“诗情”与“理趣”相得益彰。

【教学重点】

研读文本,了解“树”与“木”、“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诗味区别,把握“木”字的两大艺术特征,增加审美积累。

【教学难点】

如何体味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意义。

【教学方法】关键词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文章作者资料,并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造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片叶子(出示实物), 如果要把它们写进文学作品,分别适合表达哪些情感?

(学生思考,老师幻灯片放映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请大家再看屈原吟唱的一句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大家觉得老师应该用哪片叶子来表现这句诗的情感?

好,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诗句当中诗人用了“木叶”这个词,却没有用“树叶”,这是为什么?(稍微停顿)(如果有同学说是因为表达情感不同的需要),那么为什么木叶与树叶就是一字之差而表现出来的情感却如此的不同呢?那就让我们请教一下著名的学者、诗人,林庚先生,让他给我们来说一说“木叶”(板书:说“木叶”)(然后幻灯片展示林庚的画像)林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最年长、最博学、最受人尊敬的老教授,我想他的解释分析一定会给我们的同学们很深刻的启示。

二、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85页,我们先大体梳理下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梳理:(结构简纲)

第一段:屈原首创,"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诗歌形象。

第二段:"木叶"即"树叶",但古诗中少树叶多木叶,"木叶"最终发展到"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说明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使"木"具有了落叶的特征。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这篇文章的前几段,林庚老先生提出了和我们一样的疑问:为什么古代诗人们钟情于“木叶”而很少用树叶呢?那么根据大家预习内容,大家觉得哪几段应该是林老先生阐明原因的部分?(4、5、6段)(幻灯片出示问题),下面就请大家速读4-6段并且用笔划出林庚先生用来解释古人喜欢用木叶而不用落叶原因的句子。提示:木叶与树叶最本质的区别在哪个字上?(木),好那大家就从“木”字入手分析。现在开始,时间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