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9说“木叶”》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设置导学案来达到预习字词、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的目的。
2、利用探究--质疑、提问、比较优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诗歌鉴赏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质疑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习惯。
2、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感受古代诗歌的语言美,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四、教学方法选择与设计通过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理解相关诗句,熟悉文本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互助交流,品读赏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进而理解作者观点,把握文章主旨。教学中,教师先是引导、点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再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五、教学环境及教学手段、资源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生准备:
根据练习册及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梳理文中的字音字义。
熟读课文。
理解文章中引用的诗句。
教师准备:备好幻灯片,备好教材
教学手段、资源:由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及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新课导入
二、简单了解作者
三、研读课文
1、朗诵诗句。
2、分析意象
四、拓展练习
五、总结我们刚刚学完《咬文嚼字》一课,明白诗歌中的一字之差就可能使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相差千里。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来探讨诗歌语言的特点。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主要从事新诗的创作和古代文学、古典诗歌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诗句进行诵读,加深印象。
1)通过多次对诗句的研读,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这些诗句中都出现了一个事物,那就是——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