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9说“木叶”》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2.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是诗的国度,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则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从《说“木叶”》中找寻答案。
二、整体感知
(一)迅速浏览一至三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
2.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先看第一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