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12作为生物的社会》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设想
通过比较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感知什么叫做生物的社会性。作者在文末既对人类社会提出了批评又对人类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如何完成人类的进步,那就要我们学习动物的社会性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放幻灯片)------好,大家能说出幻灯片中这些生物的共性?(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在进行着群体性活动),同学们,你们是否承认很多时候动物的举动也非常像人呢?好,我们一起学习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
介绍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出版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收文29篇。
分析标题,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社会: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相似性)
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动物=(人+其他动物)
相似性: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社会性)
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
第一层,(1----8)群居昆虫具有社会性;
第二层,(9----11)黏菌、鱼、鸟等具有社会性;
第三层,(12、13)人类更具有社会性。
5、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及论证方法。学生找出文中你认为有趣的语言,说说它们的妙处。
6、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7、板书设计
社会性
生物------------------人
相似性
7、布置作业:本文在探讨生物的“社会性”,那么人类的身上有没有体现出“生物性”呢?我们的科技是不是应该从生物和人类共同的特征中找寻灵感,获得进步?写一篇自己的观察体悟,形成文字,不少于800字。
学情分析:
基本情况: 高二(6)共有男生38人,女生22人。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基础很薄弱,有很多学生刚刚达到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理解能力不够,对科普文或者说科技类小品文没有文体概念,对翻译的文章,语言把握能力不够。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将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分解难度,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打破科技文那种理论化古板化的模式。
分组合作分析文章的利弊:利在于降低难度;弊可能会使学生顾此失彼,关注度不够全面。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分组的同时,要求组员关注其他组的分析,找出不足。
作业设计初步分析:这是一篇语言风趣,但理论化很强的科普小品文。为了使学生学有所用,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形成自己的文章。这样,既与本文结合,提高实用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