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访谈》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难点:能根据访谈的对象、年龄、身份、场合等语境,顺利完成访谈。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朱军是央视著名主持人,他有一次主持《艺术人生》时,采访了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研究员。当毛新宇坐定以后,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节目播出之后,一时舆论哗然,因为朱军在访谈中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错误地使用了“家父”这个词。
我国古代社交称呼礼仪最基本的原则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比如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比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比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表示尊敬。所以,朱军此时应该称呼毛新宇的父亲为——(令尊)
朱军这位著名主持人,因为这个错误,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人们笑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在访谈中要注意正确地使用语言。
二、了解访谈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访谈?
访谈,字面意思就是访问并谈话,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形式。
(二)访谈语言的特点
(1)准备充分、心中有数
每一个访谈者都希望和访谈对象在亲切、诚恳的氛围中交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应尽量搜寻与研究有关的被采访人的身份、背景等信息。如果采访者对访谈对象一无所知、或者只是略知皮毛, 那么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就很难打破, 有效的沟通方式也难以展开。
(2) 表达合适、访谈顺利
访谈时的“第一句话”一定不可轻视,在新闻采访的实际工作中,要有充足的准备,做到表述清楚明确、时机适合。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认为:“不善于提问的决当不好记者”;我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应当让自己的提问在编辑时,不能被轻易地删掉。”这都表明记者提问的重要性, 尤其是第一个问题的提出。
1 9 8 9 年9 月2 7 日,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 最后一位提问的记者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江素惠。她从椅子上站起来,面带笑容地对江泽民同志说:“谢谢您给我最后一个机会, 我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江素惠, 我也姓‘ 江’,所以请问本壖乙桓鑫侍狻…",这时, 会场上发出一连串的笑声。江泽民同志听了提问, 脸上充满笑容说:“我很高兴回答台湾《时报》我们这位本家的问题。”会场上又发出一片笑声。江泽民同志后来给了这位记者很长的采访时间。
(3) 精彩、明晰
采访的时候提问要在点子上, 语言明晰,并根据采访目的提炼出若干有价值的问题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激发对方的谈兴。特别是采访专家、学者时,更应启发对方思考问题, 答得才能有深度。
(4) 巧妙借用“话头”
在新闻采访的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新闻战线上的新人常会将问题独立提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显得很生硬。要避免,就该认真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 从中找到衔接下一个问题的词语, 借用“话头” 让采访在顺畅的交流中进行。
有位电视记者, 采访一位在校女孩这名女孩出生后没满月,就被自己亲生父母遗弃在铁路旁, 后被一位好心大妈收养,女孩接受采访前要求不要问她亲生父母的事。记者答应了, 就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逐个提问, 对方也一一做答。可记者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 女孩对自己的生身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借着女孩喊记者“陈姐”的话头,记者说:“我该问的问题都问了,你也答得不错。现在,我们姐妹俩聊聊天吧!“女孩说:“好啊!”,于是记者从学校人手问到了心中一直想问的那个问题,女孩自然而然的作了回答。
(5)适时总结观点
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只是一味的倾听, 会让被采访者感到是你问我答,没有交流和谈话的感觉, 整个采访过程会死板、不融洽。如果能在谈话时能明白对方的感受和说话背后的含意,就会使被采访者有种被倾听、得到重视的感觉。
(二)访谈应避讳的问题
1、避免对访谈对象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