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赏析指导》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送别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二、合作探究一:关于送别意象
(一)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跟随音乐唱《送别》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归纳:古道、长亭、柳、夕阳、笛声、芳草、酒、山、水、雨、暮霭等等
(二)总结常见意象
柳 ——折柳送别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酒——饮酒泣别
长亭南浦——长亭饯别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