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赏析指导》教案优质课下载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①
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②。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③,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①此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②一阳生:指冬至日。③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常共被而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
B.第三句写作者冬至日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借酒消愁愁更愁。
C.第四句作者从对方落笔,遥想在京城的弟弟此时也惦念着自己。
D.第五句用“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
E.作品感情深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
【参考答案】B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理解诗句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A选项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及其情感。诗人客居他乡,正值冬至日,又恰好逢京使,且第一次有机会给远方弟弟的捎信,欣喜之情自在情理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单一的“思念”之意套解诗句,会妨碍对句中欣喜之情的体会。
B项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该选项对诗人的情感把握有误。“家国”“弟兄”同为偏义复词,其中“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的表述不恰当,因此,B项是选择项。
C项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准确理解。诗歌的第三句是作者遥想京城的弟弟,回忆与弟弟的往事,其中“从对方落笔”的表述不恰当,因此,C项也是选择项。
D项考查学生对典故“姜被”作用的把握。由诗句和注释③可知,作者借助该典故含蓄地表达的是对对弟弟深挚的关切。因此,该项表述恰当。
E项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总体评价。选项从感情、语言、格调、联想等方面评价作品,评价符合文本实际,因此,该项表述恰当。
15.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示例:
① “疑”字把诗人客居江南所闻所感与弟弟京城生活情景关联起来,拓展了诗的意境;②“疑”字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与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③“疑”字回扣颔联的“忆”,笔触从往事转向难以确知的当下,章法更显圆紧,也更有余韵。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 本题是对诗歌的局部鉴赏,指向明确。要扣住“疑”这一关键点而展开。尾联的诗意理解起来不难,难在体会并鉴赏作者用“疑”的匠心。对“疑”字表现力的分析,可以从意境、情感和结构等三个角度作答。作者由客居之地风吹竹门之声联想到弟弟所在之处雪打松窗之声。通过“疑”字所表现的错觉感受,将两地关联成一体,虚实结合,拓展诗歌意境,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与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疑”字回扣颔联的“忆”,笔触从往事转向难以确知的当下,将作者对弟弟的情感推进一层,强化了作者对弟弟的牵挂和关心。章法更显圆紧,也更有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