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孟子见梁惠王》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难点
儒道的对立和互补。
一、导入:以孔子的话导入: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教师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接下来,我们看看孟子是怎样高举“仁义”的旗帜,如何去游说诸侯的。(板书课题)
二、孟子其人其书
因为学生并非是第一次接触孟子,所以对孟子生平的介绍、孟子其人的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等的掌握,教师都应该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
文本内容讲析
疏通字词,翻译全文文章较短,为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应该没问题。
把握文章的章法和语言特点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重利、直率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
答案:仁义。
仁是蕴藏在内的,义是发之于外的 为什么?
因为①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先破后立
文章的章法:梁惠王问:何以利于国?孟子答:提出仁义,当头挡住→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也→危险何在?身死国灭!→标举仁义,大义凛然!→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语言特色:善于铺排,句式整饬,语意连贯,斩截痛快!
四、文言知识积累
读音 叟( sǒu ) 庶(shù )人 万乘(shèng) 弑(shì)其君 不夺不餍(yàn) B.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上下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 ③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⑥不夺不餍(餍:满足)
C. 成语和格言 上下交征利 不远千里
D.文言句式 ①何以利吾国? ②何以利吾家? ③何以利吾身? (“何以”介词宾语提前句)
E.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孟子其人其书,了解庄子其人其书;有条件的同学,全文或者部分阅读《孟子》全书,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五、艺术特点
1.文章的章法:
A.问答式
梁惠王问:何以利于国?
孟子答:提出仁义,当头挡住→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也→危险何在?身死国灭!→标举仁义,大义凛然!
B.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