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中国民俗文化《过节和观灯(沈从文)》优质课教案下载
教学难点: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展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快过端午节了,从你的记忆中,端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生互动,共话端午)今天我们就走近端午,感受一下南方端午的风俗人情。
二、有关端午的来历(同学们查找资料,小组展示)
图腾祭祀说
人物说(纪念屈原, 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
现在端午: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三、图说端午习俗(展示图片)
讲述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囊,画王字,戴五色线,挂菖蒲,斗草等民间习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沈从文的端午情结
1、《边城》总共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个端午节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端午节,翠翠等爷爷巧遇二老傩送外出,两人心有灵犀,暗中生情;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因为惦记着傩送,再去看赛船,没想到傩送外出,却认识了大老天保。第三次端午节,傩送邀请翠翠去看赛船,谁知翠翠碰到了王团总的女儿,而且知道了王团总想让女儿嫁给傩送,还用一座碾坊做陪嫁。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傩送真心爱着她。
第二次端午节作者安排二老傩送“缺席”,使得翠翠的纯真情爱世界展现得含蓄、细腻。端午看船,忽落行雨,祖孙二人避雨到顺顺家,遇到了上次送翠翠回去的伙计,遇到了大老,偏偏没遇上翠翠一直惦记的二老傩送。翠翠内心对傩送的爱意此时仍处在朦朦胧胧、似有若无之间,而且整部小说中翠翠爱情的基调是自然恬淡的,没有浓情蜜意,没有大喜大悲,这正是作者要歌颂的自然、朴素的人性美。
2、文中端午给作者的特别印象是什么?(重点写的端午习俗)(讨论)
明确:赛龙船;云南歌会。
(一)闹龙舟(赛船)的特别印象
1、阅读文章第三段,结合龙船的形制和特点,赛船的具体情景和日期,沅水流域赛船有什么特别?
明确:这些特制龙船多窄而长,有的且分五色,头尾高张,转动十分灵便。平时搁在岸上,节日来临前,才由二三十个特选少壮青年,在鞭炮轰响、欢笑呼喊中送请下水。初五叫小端阳,十五叫大端阳,正式比赛或由初三到初五,或由初五到十五。沅水流域的渔家子弟,白天玩不尽兴,晚上犹继续进行,三更半夜后,住在河边的人从睡梦中醒来时,还可听到水面飘来蓬蓬当当的锣鼓声。
2、闹龙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划出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明确: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六百里长的沅水和五个支流一些大城小镇度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
3、概括说闹龙舟民俗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4、5段)(讨论)
明确:主要写江南“闹龙舟”的民俗不仅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资源,而且还对明清的工艺、西南各省民间的服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