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相关链接》优质课教案下载
古人在日常交往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揖礼和拱手礼。都有三千年以上的文字记载历史了,从周朝起就有记载,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多采用揖礼。刚刚这几位同学所做的揖礼基本上是准确的,但是有一个细节我们容易忽略。(我们来看一下正规揖礼和一般揖礼的标准要求)
与揖礼类似,但是比揖礼更为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古礼应该是拱手礼。《论语》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与揖礼相区别主要在于,拱手礼手心向下,两手稍弯,相叠于胸前或偏上,不能低于胸,形成一个“拱形”,手不前伸。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拱手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古今均常用,多用于祝贺,恭喜,拜年等喜庆场合。比如现在春节晚会上,主持人通常就会使用拱手礼给全国观众问好。
大家可以尝试着向你的同组同学行拱手礼。
传统礼仪动作主要包括十种,分别是叩首礼、三拜礼、两拜礼、一拜礼、揖礼、拱手礼、执手礼、交手礼、鞠躬礼、付手礼, 这其中叩首和拜礼属于大礼,只在特定的场合使用,使用频率较低,而现在也基本不再使用,在唐以前,我们是没有现在这种凳子,人们的坐姿是跪坐,所以多行跪拜礼。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稽首:多用于向上天或祖先行礼;顿首,多用于叩拜父母长辈;空首,多用与同辈或尊长对晚辈答礼。
叩首礼在唐宋之后退化为常用的空首礼。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礼仪在不断的变化,精简。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但是我们传统的揖礼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传统的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不管怎么说,礼仪动作根据礼仪的基本价值规则而定的。以上只是基本规范。礼仪动作是有变化。各地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礼仪动作也有差异。日本、韩国、等其它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多用鞠躬礼,也是保留有儒家文化精神传统,都是儒家文化的支脉。按自己的传统行礼,这样就适宜了。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的古人人际交往中的常见的身势情态礼仪,我们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行为动作上,还体现在语言上,即言语表达礼仪。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所以在汉语之中有许多的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敬辞和谦辞,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正确的使用敬辞和谦辞还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情境展示,请大家思考,划横线称谓语在此语境中的使用是否恰当?为什么?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相互探讨,学生自由发言。)
共同明确:家父----你的父亲 家师-----我的老师(恩师)
令郎-----我儿子(犬子) 小儿-----儿子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日常交往的寒暄问答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的寒暄问答总是分谦敬的。
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敬称或谦称?
师生共同归纳,课件展示。从以上的称谓中,你可以发现那些规律?
从称谓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么一些规律: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总结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家大舍小令外人”;
另外
“小”“拙”“寒”“愚”“鄙”“敝”等表谦
“贵”“尊”“贤”等字表敬
“先”字表示对逝者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