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必修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二(2014年6月第6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案下载

教学重点(1)理解典故以及怀古伤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金救国的热切愿望和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愤慨。

教学难点:理解典故以及怀古伤今的写作特点。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写到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历史上独特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号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背景: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闭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此词作于1205年。

二 自主学习。

(一) 思考:大家看到诗题《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关键词是哪个?

怀古——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二)、指名朗读 (正音、停顿)

三 合作探究

(一)思考:1大家看到诗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词中一共写了哪几个典故?

孙权、刘裕(寄奴)、刘义隆、拓拔焘(佛狸)、廉颇

齐读 作者在词中讲这几个故事用意何在?

“江山”冠以“千古”。,便引起了人们绵绵不断的今古兴亡之感,物换星移,沧桑屡变,神州大地上分分和和,在这幅历史画轴面前不禁从江山联想到人世,于是引出今后有关的第一个典故,孙权。

⑴孙仲谋大败曹军

??仰慕英雄鞭策自己,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 ①“英雄”:赞美孙权敢于与曹魏抗衡. ②“英雄无觅处”,英雄难再,千古江山,江山本代有才人出,可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承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的繁华和英雄的业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千古江山,可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而南宋朝廷却依然苟安于江左、忍气吞声、怯懦无能。③孙权是国君,在赤壁之战中,正是因为有了孙权的坚持和力挺,周瑜才能大展拳脚,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而如今君主怯懦无能,表达自己闲置不用的苦闷。

(2)刘裕 ??赞美英雄,对南宋即将北伐的激励,对自己报效朝廷的含蓄表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斜阳草树下掩映的故居如此的荒凉, 刘裕出身寒微,而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形成鲜明的对比。

(3)刘义隆 ??草率出兵惨败。“草草”,“封狼居胥”想建功立业。血的教训,用张浚兵败符离,主张有备而战,反对韩侂胄为个人私利草率出兵,对国事的担忧。

(4)??拓跋焘 “神鸦社鼓”,如今佛狸祠前祭神赛社、烟火不断,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作者遥望破碎的山河,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地区的战火纷飞、硝烟滚滚,作者率领义军从北方归来。踌躇满志,抗金斗争如火如荼。宋军在采石矶大败金兵。而如今长江北岸瓜步山是沦陷地、金人统治区(完颜亮在四十三年前曾驻扎在瓜步山上,严督金兵强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自然成了完颜亮的影子)。今昔对照,警示沦陷区的百姓不要忘却国恨家仇,不要安于异族的统治,劝诫南宋统治者要北伐收复失地。(提示:佛狸祠是民族耻辱的象征,而百姓却以为是福佑人民的神庙。)由此类推,广大沦陷区的百姓会像佛狸祠前祭祀的百姓一样忘记民族的耻辱与仇恨,安心当亡国奴。

例子:走在海参崴的大街小巷,这里曾是中国的领土,被俄国巧取豪夺而走,可如今大街小巷已是金发碧眼的俄国人,已没有了中国人生活的痕迹、中国文化的痕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的悲哀。

(5)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闲置不用(激愤)报国无门(悲愤)

凭:处境悲凉胜廉颇,报国无门,愤懑!!“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地书”,可以说是写尽他的满腔悲愤与无奈。辛弃疾写了这首词,两年后在极度悲愤中辞世。(板书:仰慕英雄 ?激励北伐? 有备而战? 勿忘国耻? 壮志难酬)

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的手法叫做用典故。用典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作者怀古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写历史,而在于伤今。(板书“怀古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