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梦游天姥吟留别》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请学生齐读这一部分,再一次熟悉一下这个梦境。
(1)简述梦中游天姥山的经历。
理解:夜晚:飞度镜湖—至剡溪—著屐登山
清晨:见海日、闻天鸡
白天:看到叠岩、花石
晚上:看到岩泉,听到熊咆龙吟—看到云青青、水澹澹—看到仙人如麻
梦醒。
总结:诗人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描绘了自己梦游天姥山的所见所闻。
(2)梦境中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从哪里看出?
理解:清幽寂静(梦到剡溪:渌水荡漾清猿啼),壮美奇绝(著屐登山:见海日、闻天鸡,千岩、迷花),离奇险怪(夜间景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壮观辉煌(神仙洞府: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3)在梦游的过程中,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从哪里看出?
理解:愉悦(飞度镜湖,到剡溪,著屐登山)—畏惧(熊咆龙吟,云青水澹)—激动(仙人如麻)
梦醒之后,诗人是怎样的情感?齐读这四句后思考。
理解:失望、惆怅(梦醒后“长嗟、惟、失”)
总结:诗人游山时的情感,在经历了层层递进后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跌入了谷底。
(4)诗人迫不及待在梦中游览的天姥山奇异瑰丽,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美梦,梦醒后却是失望、惆怅。为什么诗人会有这种感受?
理解: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美梦不再,让人失落。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知道,梦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反映着人的情感需求。
诗人在现实中的情感需求是什么?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他胸怀大志,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没有成功,狼狈回家。妻子在织布机上也不下来,不待见他。后来苏秦读书,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担任六国的国相,佩戴六国的相印,回家后家人都对他毕恭毕敬。这里反用苏秦家人对他前倨后恭的典故。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我侥幸做了大官,你不要像苏秦的妻子那样,看到我这个庸俗的苏秦而不理睬吧。李白自以为从此以后可以一路青云直上做大官,信心十足,几乎到忘形的地步。)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翰林院同事又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被赐金放还的第二年,他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写了这首诗与朋友作别。
可见,诗人在现实中希望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济世抱负。
在现实中,这个愿望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