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舞台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1、如何演出人物的潜台词。
2、通过品读剧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1、学生分成3组,每组一个导演,分别演出三幕的一部分,时间控制在5-8分钟。
2、印发讲义:关于话剧
1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过程
(一)
组一演《茶馆》第一幕节选。组二组三做评委,选出演的好的,指出演员不足。在评论中穿插对话剧的认知,对话剧人物和语言的分析。
(二)
组二演,组一组三做评委,同上。
(三)
组三演,组一组二做评委,同上。
(四)小结
三、作业
写一篇赏析。
讲义:
材料一: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800年以上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地发展蔓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先时代的要求。曾经流行一时的时装新戏,乃是对中国戏曲进行改革的尝试。在旧剧改革和西方戏剧的双重影响下,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春阳社于1908年上演的《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1910年以后新剧被称为“文明戏”,多是用幕表的形式,只有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编演。在这前后,这种戏剧形式还有“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意在使之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
二十世纪初,随着大清帝国的日趋衰败,一些有志之士遂把目光转向西方,试图从中寻求疗救中国社会之药方。正是在中国人探求革命的过程中,西方戏剧被引进来,应当说,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当然,也是一种历史的遇合。
材料二: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舞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