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日喻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2003课标版《*日喻》优质课教案下载

【教学重点】比喻的寓意。

【教学难点】品味苏轼杂说夹叙夹议、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第一条,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标题还有一种:《日喻赠吴彦律》。即写《日喻》的文章,赠送给吴彦律。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并且思考苏轼为什么会写这封信呢?

齐读课文。

写作缘由交代的很清楚,在最后一段。“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写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说明。“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引入【写作背景】

据傅藻《东坡纪年录》,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

“经术取士”,指神宗熙宁、熙丰时期,王安石专以经术取士的科举改革、实施青苗法的经济改革等一整套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中的内容。

王安石主持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结束),

考试上“罢贡举词赋科,以经术取士”。旧日科场以赋取人,读书人“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今者科场以大意取人,故学者只务空言高谈,而无实学。再加上考试将王安石与其子王雱编辑训释的《诗经》、《书经》与《周礼》(“三经新义”)作为学校及科考的范本,一般士子为求功名,只拘泥在“新义”上,或囫囵吞枣地背诵陈言死句,或不求甚解地学习经文,或陈义过高地空谈义理,以致于学识、道理浮华不实。

王安石以经术取士,导致士子们在读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苏轼针对这些问题,劝勉吴彦律学习儒家思想应该坚持的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是如何劝勉的。

二、文本探究

1、翻译课文第1至4自然段。

重点解读

眇人识日。

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不要以耳代目,了解知识要全面,这样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写作上用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同时阐明盲人识日的不得的原因:辗转"相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至于抽象的道,其对于一般人来讲更是如此。很多人求道犯错误,就是因为把道理解的太片面,以自己看到的就以为是;或者自己主观臆测,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从实际经历出发。

孙武的话

孙武(孙武子,杰出的军事家):“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会使敌人自投罗网,而不是将自己陷入圈套中。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不注意防守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

求道也是如此,要善于学习、掌握道理,而不为道所困惑、束缚;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子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