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2009年5月第3版)《*钴鉧潭西小丘记》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3.探究贬官文学视野下士人的价值观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丘的人格化象征;
2.理解柳宗元苦闷的内心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情怀;
3.探究贬官文学视野下士人的价值观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借鉴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得西山后八日”这句导入
我们学过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心情苦闷,每天游山玩水,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游西山后,他心情变好了,觉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而,“得西山后八日”,柳宗元又踏上游玩之路。
二.山水之异化
(一)析“怜”
1.齐读课文第一句“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这两个“得”是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情感?
明确:发现,惊喜,意外收获。
2.柳宗元游西山后心情不是变好了吗?为何又出游呢?这次游的更夸张,不仅游,还把它买下来。为什么买下来?
确定:余怜而售之。
3.学生翻译,对“怜”有不同理解。
4.是怜惜?亦或是怜爱?一位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划出相关词句,思考。
学生讨论,交流。
A.怜爱探讨点:
(1)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明确:“突”是突出;“怒”是生气,表现一种情绪感情,愤愤不平一样,这里用来形容石头。“偃”旗息鼓,“偃”,仰面倒下。“蹇”,是脚,跛脚。这里指石头的的形态,很奇特。“负土”是背土,不想被埋在土里,心有不甘。“争”,抢着,争先恐后。“嵚然相累而下”,高耸重叠向下,像“牛马”喝水,悠闲;“冲然角列而上”,气势冲冲突出斜列向上,像“熊罴”爬山,争取往前动作。——爱奇石
(2)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明确:秀丽奇特。改造前是“生竹树”,现在美好显现出来了。——爱美景
(3)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明确:本是作者观景,“献计” 、“效”,“嘉木、美竹、奇石、高山、浮云、流水、鸟兽”尽力贡献,尽情展现自己极美的姿态,景物变成主动者。——享受美景带给自己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