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熟悉路程、时间、速度等之间的关系,已能利用“线段图”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初步感受到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本章前几节的学习,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及掌握,但对于对应用题型不熟悉,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及巩固.所以进行一节专题应用复习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利用知识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的专题复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利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掌握几种常见题型,使学生明确方程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为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这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前后的联系,由浅入深,由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提升的过程。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经历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熟悉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顺流逆流,工程问题,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导入,自主学习;第二环节:课堂夯基;第三环节:知识整合提升;第四环节:名师培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自主学习
活动内容: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知识来源,复习知识点,采用生动活泼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能否追上小明”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便于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
第二环节、课堂夯基
1、相遇问题:
活动内容:先进行举例子,再进行课件例题分析,与学生共同探讨相遇问题,借助“线段图”归纳出其中的关系.
例题1、甲、乙两人相距280,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实际活动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
正确画出线段图:
找出等量关系:甲所用时间=乙所用时间;
甲路程+乙路程=甲乙相距路程.
板书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设t秒后甲、乙相遇,
据题意得8t+6t =280.
解,得t=20.
答:甲出发20秒与乙相遇.
作出小结:
2、相遇和追及的综合问题:
活动内容:追及问题:活动内容:教材实例分析:
例2:小明早晨要在7:20以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历史作业,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目的:分析出发时间不同的追及问题,能画出线段图,进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既能娴熟使用“线段图”又能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实际活动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
找出等量关系:小明所用时间=5+爸爸所用时间;
小明走过的路程=爸爸走过的路程.
板书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
据题意得 80×5+80x=180x.
解,得x=4.
答: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钟.
(2)180×4=720(米),1000-720=280(米).
答: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
作出小结:
3、航行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4、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环节、知识整合提升活动内容
第四环节、名师培优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作业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本节课以本校学生的实际为起点,通过对各种情况专题的行程问题的讲解、例题分析、巩固提高进行教学,同时又将新课标的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学生兴趣、激情的提高.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基本知识,有新的收获,做到了各有所得.
整堂课在逻辑思路方面非常合理,层次安排得当,比较适合七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应用题的解决,不少学生还是不习惯用列方程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方程模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必要性,为八年级、九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