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图形和平行线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推理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尤其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已知线段,积累了尺规作图的经验,这都为学好本节课奠定了基础。但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弱,在认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需要教师加强指导。
根据学生情况和本节课特点,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发现等教学方法。不断地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材内容
《用尺规作角》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图形及平行线之后学习的,又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和尺规作角平分线等知识奠定基础,因此,要切实学好本节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理解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尺规作角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究、交流、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习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尺规作一角等于已知角;
难点:
用尺规作角的探究过程。
教师准备:
课件、课堂习题纸;
学生准备:
直尺、圆规、铅笔、练习本。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如图,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缘为AB。你怎么做?你有哪些方法?(小组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再全班交流,截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从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整个环节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作平行线的问题,又把作平行线的问题转化为作角的问题,实现两次转化,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 提出问题,发散思维
当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即截出平行四边形后,我引导学生抛开木板情境,从而抽象出数学问题。
已知: ∠BAC
求作: ∠B′A′C′, 使∠B′A′C′ =∠BAC。
2.问题变式,合作交流
如果手里一个刻度磨损的量角器,你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 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小组代表画图展示1)
(小组代表画图展示2)
【设计意图】学生直接从量角器作角过渡到用尺规作角,思维跳跃幅度大,不容易突破,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桥梁,把尺规作角和大家熟悉的用量角器作角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突出重点,更重要的是分散了难点,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跨越。
在小组代表展示完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利用了量角器的边缘弧线,把量角器卡在已知角内部的这一段弧线,通过作标记的形式移至相应位置,从而作出另一个角。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是利用了量角器画弧,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画弧呢?学生很自然的想到用圆规,从而引出第三个环节。
3.问题升级,得出新知
如果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 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刚才问题桥梁的铺设已经为本环节奠定了基础,引导学生用圆规代替量角器画出弧线和“卡出”角的大小。这更有利于学生想出作法。)
(小组代表画图展示3)
在小组代表展示画图之后,引导学生自己点评。此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用尺规作角的方法,但在作法叙述上可能还有欠缺,所以我又给学生们一点整理时间,指导学生可以参考课本上的作图示范,用规范、准确的几何语言把刚才的作图过程梳理一遍,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规范化、标准化的纳入知识体系,形成认知结构。同时,大屏幕播放作图过程动画演示,给基础较弱,思维能力较弱的同学再提供一个学习平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提高。
(三)运用新知,形成技能
(四)课堂小结,升华新知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习题2.7
必做:第1题
选做:第2题
本节课我从生活情境探究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按照《标准》的课程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在探究环节中,我本节课的设计是先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不限工具的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作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接着从学生最熟悉的方法入手,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桥梁,把尺规作角和大家熟悉的用量角器作角巧妙的结合起来,分散了难点,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跨越,最后再引导学生类比探究,得出用尺规作角的方法。这个设计从上课效果来看也非常有效。整个课堂都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纳入知识体系,形成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
本节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当我不给学生任何限制,让他们的思维自由运行时,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思路是最为开阔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目光不再充满迷茫,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