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北师大2011课标版《“边边边”判定》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生尺规作图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速度,在实际的教学中稍做调整,将本章的第四节用尺规作三角形调整在本节课之前已做讲解。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并能应用这一条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过程,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合作学习、课内链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出示幻灯片,复习两个问题: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如何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复习,进一步提出问题: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另一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条件能否尽可能的少?是需要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还是更多的条件?
活动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的和三角形全等相关的一些性质和概念。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方式,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投入思考,开篇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
第二环节 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
一、做一做
1. 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为10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6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8cm,12cm.
二、议一议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三、做一做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和9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8cm,10cm和14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问题的提出从条件的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步步深入、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际教学效果:对于只给出一个条件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当给出两个条件时,学生也不难得出结论,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去画一画,感受反例的作用。这时学生发现两个条件都不能使结论成立,那么三个条件呢?引出议一议。由于三个条件的组合较多,所以,先让学生组合一下条件。组合时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不重不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思想。讨论出结果后,本节课只研究三个角和三条边的情况,也就是第二个做一做。对于已知三个内角的情况,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举出反例。而对于已知三边的研究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在作图方面没有太深的基础,所以总体上作图花费的时间较多。每人完成后,先小组比较,然后全班比较,根据它们都重合的特点,使学生承认“边边边”的条件。
第三环节 课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