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2012年12月第1版)《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本章的前几节内容中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以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尤其是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得到了“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定理,用这些定理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就具备了“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理论基础。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前几节内容中已经经历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三、教材分析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知识进行迁移,也就是知识的应用。在本章前几节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课时利用全等知识测距离。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自主探究、研讨展示,延伸性训练、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播放《亮剑》视频“柱子炸坂田联队指挥所”选段
师:同学们,柱子是怎样测出我方阵地与敌方指挥所的距离的?能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活动目的:
①用学生熟悉且很感兴趣的视频引入新课,体现了三角形全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适时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好胜心。
②通过讨论,引出不易测距离和易测距离两个概念,进而引出课题——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实际教学效果:由视频所引发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并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使问题变的生动有趣。但是有些同学对此问题不是很理解,也有一些同学意见不同,为后面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根据课题关键词引出“自主探究一”,即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判断、性质等)。让学生复习旧知。
活动目的: 通过第6个问题的提问可以温习与本节有关的知识,帮助基础较弱或掌握不牢的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也是本节课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第5、6个问题是为学习新内容作铺垫。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由于问题较简单,学生回答踊跃;竞争提高了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自信和竞争意识,开始在不知不觉中集中精力,深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
第三环节:研讨展示
研讨一:(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1.阅读课本108页故事回答问题:
战士的身高 不变,战士与地面是垂直的(即 )
视角 ∠DAC= ∠DAB.战士要测的是敌碉堡(B)与我军阵地(D)的距离,战士的结论是只要按要求测得 的长度即可.(即BD=DC)
活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