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图形的相似是九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共17课时,其中复习课1课时。《课标》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等知识点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并能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本节课为第二节复习课,分析近几年青岛中考试题,会发现“相似”是中考命题的必考点和难点内容,常通过动点题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并且与函数、方程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故增加一个复习课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标》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等知识点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并能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图形的相似是九(上)第四章学生所学内容,学生尤其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较深的印象,这便于知识的归纳与梳理,并能运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但在具体几何情境中,特别是涉及到相似三角形与一元二次方程、动点等问题相结合时,对学生要求较高,学习时相对困难。
1.在具体情境中,会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和相似三角形性质、判定解决问题;
2.经历探索变化图形中不变的相似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类比、分类、归纳等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的边角关系解决动点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三角形相似、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第一环节:前置诊断
作业:如图,在△ABC中,∠C=90°,AC=6cm,BC=8cm,点P从点A出发沿边AC向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边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 如果点P,Q同时出发,当Q点到达B点时,P点的运动也随之停止。
(1)何时△PCQ是等腰三角形?
(2)何时可使△PCQ的面积为8cm2?
(3)点P,Q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Q∥AB.
(4)何时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教师活动〗呈现学生的典型做法,指导分析动点问题的技巧,从错例中发现知识或做题习惯上的典型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容易解决的简单作业题入手,夯实分析动点类问题的习惯和书写规范等基础。结合列解一元二次方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三角形相似条件等知识,解决动点问题,掌握解题的突破口,有意识地体会问题的分类。
第二环节:课堂拓展
例题:在△ABC中,∠C=90°,AC=6cm,BC=8cm,点P从点A出发沿边AC向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边BA向点A以2cm/s的速度移动. 当Q点到达A点时,P点的运动也随之停止。若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根据题意你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小组讨论完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示意图。
〖教师活动〗巡视发现学生提出问题的典型范例,帮助解决问题遇见困难的小组,鼓励提出问题比较单一的小组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结论开放的形式,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各种问题的关键,从而体会问题的归类。
想一想:这些问题如果按照示意图中△PAQ的形状该如何分类?
〖学生活动〗阐述自己的分类结果,解释分类的依据,分享不同的分类依据下自己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在一般三角形的条件下,掌握构造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作高”,创造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是最简单直接的解题办法。
做一做:何时△PAQ的面积为24/5?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本环节的掌握情况。
第三环节:课堂提升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
第六环节:分层作业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