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上册(2012年6月第3版)《3.1字母表示数》教案优质课下载
1.理解在现实情境中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3.在数学活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想方法;
二、能力目标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培养符号感;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想方法;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重点: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变化规律的探索以及如何用字母表示变化规律。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洋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设计思路:
新课标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首先,我用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和已有知识“加法交换律”,快速地引出课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图标的实用性以及数学中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接着,我设计了两个自学指导和一个数学活动,重点放在“自学指导二”和“合作探究”环节,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自学指导一”中,着重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明性、一般性。在教学“自学指导二”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从而发现规律,并鼓励学生变换观察角度,发现不同的规律,并展开讨论,体现数学活动的层次性和抽象性。
《数学新课标》中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我设计的“搭小鱼”环节是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完成的,后面设计的“小明出题”是运用字母表示的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建立不等式和方程模型,充分体现字母表示规律的一般性,为今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及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后,我设计了“小结思考”环节,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后的当堂训练,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的分层设计,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生活 数学:
情境(一)
感受用符号、图标来传递信息,表示具体意义的好处。
问: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符号、图标来传递某种信息,表示某种具体的意义,你认识下面哪些图标?它传递出哪些信息?
2.人们选择用符号、图标来传递信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