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6.4平行》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内容,主要在小学学习图形知识基础上,再次系统学习平面内基本图形的相关表示与性质。《平行》的教学,教材安排从学生最直接的生活实例中抽象认识平行,从而确定平行的概念,既而认识到平行线表示的必要性,在此借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作平行线的作法验证平行的两条直线,确定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借助网格纸作平行线。学习平行—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为后面学习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性质,及平行线所在的图形做铺垫。教材设计依据学生学习新知的认知特点,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学生学习本位,深入浅出地学习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体验平行线概念的探究过程,经历画平行线的过程;通过操作、思考活动,感知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3.体会合作讨论交流的力量,感受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感受“实践出真知”,体验动手操作与认知活动相结合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用数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教学重点:
用符号表示平行,会画平行线,知道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画平行线并利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归纳、概括;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直尺、三角板、方格纸
(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情境1:图片展示生活中平行物,抽象数学图形。
情境2:在空白纸上作出任意直线?(使用作图工具)
【设计说明】基本图形类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在此,引导学生感悟图形与数是数学领域的两大关键内容,并且给予学生自主想象的时间突出平面图形的基本元素:点与线,引导学生感悟点与线组成的多种平面图形,重点突出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后面学习“线与线的位置关系之一—平行”做铺垫。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平行线的概念
问题1:我们将白纸抽象成平面,那么通过作图,你认为在平面内的两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小学里,我们是如何定义平行的?请你举例说明“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的意义?举反例,如图所示。
【设计说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去探究新知,学生有生活经验能够举例说明平行的具备条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并且渗透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教师直接去告诉他,这样的方法更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运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定义条件中的严密性。
2.平行线的画法与表示方法
问题3:(任意作图)请大家取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中任意作几组平行线(只限使用无刻度直尺)。利用方格纸做出的平行线,你是如何验证它们是平行的?给大家演示一下。两条线段平行,指的是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
问题4:你是如何向别人描述你的图形中哪两条直线平行的?
问题5:(按要求作图)按图例所示在方格纸中作线段AB,再在图中做出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CD,利用作图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在方格纸中作平行线,你有怎样的简便方法?(只限使用无刻度直尺)
【设计说明】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认识。学生对于小学里怎样用直尺、三角板作平行线有一定的印象,但遗忘的较多。利用问题3帮助学生回忆用直尺、三角板作图的步骤要点:一放二靠三推四画,并学会用这样的方法来检验,帮助学生而演示操作,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问题4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平行表示的必要性,强化平行线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形象化的符号,不仅印象深刻,还为以后学习其他的符号打下基础,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平行线的任意作图到按条件作图这样的观察、操作、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方格纸中画平行线的规律。
3.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问题6:按图例在方格纸中作线段EF,再在图中过点G做出与线段EF平行线GH,并思考具备这样条件的直线有哪些?
问题7:在白纸上任意作一条直线l,两个点A、B,过点A、B作直线l的平行线。对此,你有何想法?
议一议:根据图,回答问题,感受生活实际与数学的联系。
(1)图中哪些道路与建设路平行?利用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检验;
(2)经过人民广场,并且与建设路平行的道路有几条?经过青年广场呢?
(3)可以经过人民广场再修一条道路与建设路平行吗?
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设计说明】教学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方面由学生操作的活动经验自然过渡从数学内部感知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实例探索并总结归纳平行线的性质,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在此帮助学生确定两直线重合是指的是一条直线,在初中阶段,未作特殊说明的两直线都是两条非重合的直线。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四)感悟数学——生活与数学
(五)探究思考——拓展新知识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平行
1.平行的概念:平面内、不相交
2.平行线的画法、表示方法:∥
3.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4.平行线的应用:
学校的橱窗宣传栏里有:点线面体,勾勒大千世界;加减乘除,演绎无限苍穹。教师:数学天地里数与形是两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一)出示图片,动手操作
(二)操作思考,探究新知
(三)运用感悟,巩固新知
(四)小结与思考
(五)课后练习
这节课内容的教学是初中平面几何图形的开端知识。从设计到上课,再到点评修改,发现其中的问题还很多。首先,教学设计整体上看是自我理想的,从引导生活到数学世界,有数学中的数与形,操作思考“形”——直线,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从而研究平行,并复习运用小学学习过的平行线作法来验证。接着,通过作平行线来感悟表示平行线的必要以及利用网格作平行线的方法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得出平行线的性质,最后运用总结。实施中发现这样的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的引导与发现,没能把握好让学生去感悟知识,不能充分让学生去体会。整个课堂中对于操作是多样的,但学生表达感悟的热情不高。其次,对于平行线作法学生虽然在小学已学习并操作过,但是并不是掌握式的,而是了解式的,在此运用学生对此还是“盲人摸象”,一下找不出关键。故而,再次修改时,我改用一个视频操作,让大家观察操作,并强调已知直线和求作直线。再者,课堂教学时有着“前大后小”的感觉。教学设计的前面部分个人认为将网格纸作图与空白纸作图交错出现,能让学生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联系,并合理掌握平行线的不同做法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方法的积累。教学中,后面对于性质的探究没能做到“慢下来”,细体会,也没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另外,我个人在调动学生激情方面还有很大不足,问题的设计仍需推敲。
通过课后的点评,后来的设计主要做以下方面调整:第一,教学设计的情境再缩减,问题要简洁明了,课后的总结也简化,在运用图片感悟生活中的平行不仅仅在于线与线之间,还有线与面之间…感受而已。第二,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平行线的概念”中“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的理解,教师直接说明,不必让学生过多思考。第三,课堂教学本意插入微视频——《平行线的作法》,实际操作还是现场演示较好,让学生通过观看,再操作,后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作图方式。第四,利用网格纸做平行线的方法和平行线性质的发现调动小组的合作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对于课堂内容的整体把握仍需“快刀斩乱麻”,服务于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