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1.课标分析
《国家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29页指出: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方程应用和不等式应用的延续.
3.认知分析
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与二元一次方程应用后已具备利用不等式的解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类比的得出解题步骤,并应用不等式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4.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从用火柴棒搭小金鱼开始让同学们归纳出规律,然后解决50根火柴最多可以搭多少条小鱼,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应用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个实验趣味性强,难度也不大,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1:在纸箱中放苹果,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这个例题让学生类比方程的应用,设未知数,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归纳出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步骤,
例题2:根据杜鹃花生长的温度范围确定种植在最多多高的山坡上,用上述步骤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步骤,体会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应用感受数学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2.通过例题教学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出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它们的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养成节约资源和科学工作习惯,培育科学工作效率理念.,
2.感受数学学科与诗词歌赋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文化的内在美.
2.教学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给定的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3.教学难点
分析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情境引入:
实验一:用少于50根火柴棒,最多可以搭多少条小鱼?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规律、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本题实验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出规律,搭一条小鱼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搭二条小鱼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三条小鱼呢?搭n条小鱼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写出通项式.
思考一:
请学生说出两种不同表达形式,第一个式子:6n+2,n表示正整数,第二个式子:8+6(n-1),n≥2且为整数,这两个代数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思考二:
50根火柴棒,能不能搭成整数条小鱼且火柴棒刚好用完.
(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问题,看得出解是不是正整数,能搭多少小鱼,有没有更适用的式子,引出不等式.)
思考三:
2019根火柴棒最多能搭多少条小鱼?
(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设未知数,列方程还是列不等式,为什么?最多两个字什么意思,如何在解集确定最多多少条小鱼?)
(老师点拨:不等式是刻划现实生活中不等关系一种模型,与方程有区别,反映的是不等关系,让学生思考常用词有哪些,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让学生了解现在生活有哪些常见不等关系,如何用不等式去反映这些不等关系.自然的过渡到下面的例1.)
问题1:一只纸箱质量为1千克,放了一些苹果后,纸箱和苹果的总质量不超过10千克,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为0.25千克,这只纸箱内最多能装多少个苹果?
(分析这个问题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
思考一:为什么要讲最多能装多少个苹果,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节纸型人才.
思考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解题过程.)
解:设这只纸箱内最多能装的x只苹果。
根据题意得
0.25x
解这个不等于式,得 x
课件设计(见课件设计专用文件)
评测练习(见本节内容课后作业纸)
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1.本节课从实验操作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应用引入新课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了学生的能力,通过例1教学让学生掌握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的步骤,应用步骤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回归到火柴棒搭正方形的问题结束,首尾呼应。
2.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课标这一点,基于实验操作,基于例题教学,通过做、思、悟、练完成教学任务.
3.挖掘教材编写者意图,丰富例题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起到浸润的作用。
4.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形成团队文化,在交流中竞争、妥协,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