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通过回忆、观察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交流与讨论,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经历命题的分析过程,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4.在交流中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交流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说理无疑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都是获得数学结论的重要途径,演绎推理关注的是合乎逻辑的思考. 推理与证明的意识,步步有理有据的表达,这都离不开定义、命题,真、假命题等概念清晰的认可,为证明做必要的准备.
学生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定义(如相反数、绝对对值、数轴、平行线等),并接触到了很多的命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偶数(学生熟悉的)、钟吾数(学生陌生的)两个问题情境的设置,体会一些数学术语的描述或规定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理解有关名称和术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概念的关注,激发学习热情. 回顾学过的多个判断性的句子,其中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通过讨论、交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命题及命题的组成,进而能独立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并能说出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体会由观察、操作、实验、猜想得到的结论并不是全都正确,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了,而要确认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就必须要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去说明理由,从而为后续学习“证明”作好铺垫,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打好基础.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诚然,目标的达成要通过每一节课具体落实,这就对每节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使每个学生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设定了上述教学目标.
重点: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难点:当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时,能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设计意图]
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判断事物的对与错、是与非、可能与不可能等,即要经常与命题打交道.因此,对命题结构的正确把握成为本课教与学的重点.而对于条件与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学生会机械地生搬硬套“条件与结论明显的命题”,所以要交给学生分析方法,使之能正确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教学时,要不惜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予以突破.
一、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很多的“数”,下面就请同学来看问题:
1.有理数8、17、0、-6、2.4中,哪几个数是偶数?
师:带领学生一个一个的认,找出其中的偶数.
生:8、0、-6.
师:(追问)为什么说上面的三个数是偶数呢?(板书:学会观察)
生:能够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写下来)
2. 上述有理数中,哪几个数是钟吾数呢?(教师自己编想的一种数)
生:茫然,傻傻地坐着.
师:点名学生回答,生说不知道,师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说不上来呢.
生:没学过什么叫“钟吾数”.
师:对了,要想知道钟吾数,就要先知道这个名称的含义或对它做出规定.下面咱们来给这个名称(或术语)进行规定: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的数称为钟吾数.然后再请学生进行判断.(板书:学会创新)
师:象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
教师以图启思,比如画一条数轴、画两条平行线,让学生说出“数轴及平行线”的定义等.(板书:学会以图启思)
师:让学生观察上述语句前后的结构特点. 接着,板书课题:12.1定义 (先写定义,待命题引出后,再补上命题)
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我们在交流或说理时,常常使用一些名称或术语,因此,要弄清这些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师生共同交流,给出定义的意义,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
首先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由同学们已知的、熟悉的“偶数”问起,然后再到学生未知的、陌生的“钟吾数”,引起认知冲突,从而说明说理时要用到“定义”,得出学习“定义”的必要性.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时,从多个例子的回忆与感知,让学生观察定义句式的特点,从而体会“名称或术语”、“描述或规定”的意义,并留有一定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活动
【活动1】说一说(定义的探究)
问题:请你判断:下列给出名称的定义正确吗?
(1)“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的定义.
(2)“由3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的定义.
师:同学们,大家看,我们除了要弄清“名称或术语”的定义,还经常与判断一件事情打交道.(包括从课的一开始,我们就在进行着判断)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探讨与判断有关的问题:
请同学们接着看下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
在明确“定义”概念基础上,分别从“数”与“形”方面,给出两组已学过的定义,一方面复习已学过的定义,另一方面,深化理解什么是定义.同时,第2组在问法上,有意改成判断,让学生体会,我们经常要“对事情作出判断”,为引出“命题”埋下伏笔.
【活动2】辨一辨(命题的探究)
比较下列句子的表述形式,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1)0是偶数;
(2)若a2=4,求a的值;
(3)如果a2=4,那么a=2;
(4)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6)等角的余角相等;
(7)等角的余角相等吗?
(8)四边形不一定是多边形.
师:像(1)、(3)、(5)、(6)的句子对事情作了判断,这样的句子叫做命题.
补充课题并板书命题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板书:学会判断)
师生分析:命题的特点一是判断,即肯定了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同时既肯定又否定,如第(8)个句子用“不一定”表述,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就没有作出“判断“;二是句子,且是陈述句,一般地,求解性语句、操作画图语句及疑问句不是命题.
[设计意图]
仍然从“数与形”角度设置句子的表达形式.这些句子,一类是对某一件事情做出了判断;另一类是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判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对命题与非命题的辨析,了解什么是命题,什么不是命题,使之自然形成“命题”概念,内化知识的建构.值得注意的是判断是否正确,并不是构成判断的必要条件.
【活动3】找一找(命题结构的探究)
观察上述中的四个命题,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
(1)0是偶数;
(3)如果a2=b2,那么a=b;
(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6)等角的余角相等;
师:从形式上看,命题的表达形式多样,有的较明显,如写成了“如果……那么……”的形式;有的分两段来表述,中间用逗号隔开;有的紧缩简练表述等.从构成上看,无论如何表达,命题都由两部分构成,即条件与结论构成.(板书:学会分析)
师生共同探究:对于不明显的命题,如何找出条件与结论,采取结构分析法与画图分析法,通过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加以解决,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板书:学会转化)
师生归纳:在数学中,命题一般都由条件(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设计意图]
先通过形式化表述较为明显的例子,再通过转化思想,让学生把握命题的构成.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就不能构成命题,可以明确告知学生,作为一个命题的两部分“条件和结论”缺一不可,不过有时对其表述不明显罢了,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改写转化突破难点,将问题解决.
三、尝试解决(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寻找)
四、小结思考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