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全等图形》选自苏教版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本章先介绍了一般图形的全等,而后介绍了三角形的全等,最后介绍了全等知识的运用.全等是用来证明两个角或两条线段相等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中学阶段用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一种重要工具,所以本章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平移、旋转、翻折,因此,本节课既是图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
《全等图形》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节课,在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的有关知识,对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图形的方式方法.同时,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敢于探究与实践的良好习惯.
1. 通过丰富的素材认识全等图形;
2.根据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能识别图案中的全等图形;
3.在操作、交流中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图形运动的过程,感受三种全等变换.
重点:
学会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
难点:
利用全等变换的思想识别全等图形.
一、预学展示 导入课题
1.通过预学,谈谈你对全等图形的认识.
2.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3.你能现场制作两个全等图形吗?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全等图形的概念,在课堂上展示预学成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探究新知 操作实践
活动一:
观察下图,找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全等图形的特征,利用是否重合正确判定图形是否全等.】
活动二:
三个图形中,怎样改变其中一个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另一个图形,如何画出第三个图形?动手试一试.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图形运动的本质,逐步学会运用图形运动的方法认识和研究图形的一些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
活动三:
1. 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
2.现在有一张等边三角形的纸片,请同学们通过折纸将这个三角形分成2个全等图形. 你还能通过折叠设计出全等图形吗?请同学们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通过对图形的分割,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全等,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第二个问题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初步体会到本章的学习内容-全等三角形.】
三、课堂反馈 自主检测
四、归纳总结 交流心得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本节课从学生的预学入手,把概念的学习交给学生自己,在课堂上通过交流、操作进一步认识全等图形.在识别全等图形、动手画全等图形再到全等分割的过程中丰富对全等图形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打下基础.“动态生成”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注重开放与生成,注重知识的建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自主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高效.
本节课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全等图形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全等知识的运用上.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在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好的把握了学生“创造”的良机,关注生命,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让学生在广阔的数学田园中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不足之处是:1.对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拓展不足,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活动一找全等图形到活动二操作画图到活动三分割图形,学生没有经历自主设计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的过程,所有的问题情境都是由教师提供的,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这一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体现. 2.在节奏的把握上还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活动三的两个分割活动用时过长,导致最后的归纳总结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草草收场,有些遗憾. 3.课堂反馈时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分割方法是正确的,有同学认为是错误的,由于课前准备的问题讲错了,是一个很大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