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2.1圆》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2.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如何确定点与圆的3种位置关系;了解“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会运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逐步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圆的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边启发、边分析、层层设疑、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前准备:
1.本章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新内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2.在图(1)~图(4)中,各个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其中的曲线都是圆弧的一部分,你能说明它们画线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相等吗?
3.学具准备:圆规、刻度尺、棉线一根(不少于10cm)。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所以在学前准备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生动的。)
二、探究活动: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画圆.
1.用圆规在右边的空白处画圆;你能用一根棉线和铅笔画圆吗?
2.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
3.你能说出圆的定义吗?
4.圆周上的任一点P与圆心O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5.圆可以看成什么的集合?
6.圆的表示方法:以O为圆心的圆,记作“ ”,读作“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结合小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圆的定义、认识圆,学会怎么记作圆。)
活动(二):用集合的观点将平面内的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