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世代相传的歌》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单元教学教法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小学音乐课中,就有对于民歌歌曲的学习,但是也仅仅是局限在听赏和学唱的阶段,对于民歌音乐的了解还很肤浅。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聆听欣赏、互动交流、课上探究、合作表演等方法,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融入到对民歌音乐的学习氛围中去。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我国汉族民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代相传、丰富多彩的民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学生关注民歌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的感情
了解汉族民歌的一般题材、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乐风格与方言。熟悉数首各地区的代表性的民歌
3、在学习、演唱、表演、创作等活动的过程中,熟悉民歌及其他相关艺术种类。
【教材作品分析】
1、地域特色:
江西被誉为民歌之乡。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不论是方圆500里的井冈山,还是万里苍茫的赣水,都曾经留下了革命战斗的足迹,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红色歌曲。江西省赣州市的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红军县;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是伟大长征精神的发源地。在这个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交融的土地上,民间歌谣和红色歌谣,一直演绎和传颂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斑鸠调》
江西民歌《斑鸠调》, 因为歌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称《斑鸠调》。歌曲以灵动、跳跃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真切、生动的歌词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并广泛流传于江西乃至全国各地。
《斑鸠调》的曲式为上下两段体的结构形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其中前两句在旋律、节奏上完全相同。而第三句为“转句”,出现了二拍子的切分,在节奏上与前两句有所不同,为歌曲的节奏增加了新的元素。而第四句是“合”句,为了使其和前几句连贯起来,在音调上则以音符“la”开头和前句结尾的音符“re”往下构成一个和谐的纯四度。第二部分的旋律是在第一部分的旋律基础上改编而成。第一句的第一拍由前面的切分拍子变成了十六分拍子,第二句则是第一句的重复。第三句是“转句”出现了二拍子的切分,与第一部分第三句相同。在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有两小节为四个八分音符的连接句,“mi”“sol”两个音符把两句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结尾句采用了第一部分的第四句。而在第一部分第四句中第二小节有一拍附点音符,在第三部分则被改成了四分音符,最后到达“sol”终止。由于歌曲旋律为五声徵调式,音符“sol”就像标点符号中的句号给了歌曲一个完满的结束。
3、《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的曲调原型是赣南采茶调《送郎调》。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这首民歌小调抒发了人们在革命年代的那份特殊情感,每次唱起这歌,人们仿佛又回到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江西是革命老区,苏区人民当年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当时红军的主力部队,有大部分是来自赣南的客家子弟,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几乎每一里路都倒下了一位兴国籍的红军战士,随着大型电视剧《长征》的播出,主题曲《十送红军》也传到了大江南北,它优美抒情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歌曲旋律中有一个主体(α)和两个复体(b和c)从而构成αbαbcα的结构形态。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虽然在短句间歇时有间奏穿插其中,但从整体来看,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现象。全歌给人的情绪感觉是融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为一体。装饰音及方言衬词:里格、介子个的运用使歌曲极富江西地方特色。
4、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汉族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单元教学资源整合】
相关教学资料视频音频、PPT、道具、背景音乐、摄像机、多媒体、网络平台
【单元教学评价与引导】
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法,学生对课前作业,以及课内完成的一些学习成果进行即时的交流,以此了解自身在音乐创作与表现上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的学习不断的到修正和完善,促进学生音乐创作与表现能力的提高。同时,引导学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在合作中产生价值感。为学生构架知识、情感、能力的桥梁,从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体落实美育的有效教学。
【课 题】世代相传的歌——我心中的江西民歌
【课 时】第三课时
【执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