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湘文艺2011课标版《春江花月夜》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用简洁的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描述乐曲各段所表现的情境。
教学重点:
欣赏民乐合奏乐曲《春江花月夜》,熟悉乐曲并演唱乐曲主题。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鱼咬尾”这两种创作手法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动手绘画、动脑思考,并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自弹自唱歌曲《春江花月夜》【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老师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这首歌曲唱的是谁的作品?叫什么名字?
教师用在屏幕上打出乐曲结构及各段的小标题:⑴、江楼钟鼓 ⑵、月上东山 ⑶、风回曲水 ⑷、花影层叠 ⑸、水深云际 ⑹、渔歌唱晚 ⑺、回澜拍岸 ⑻、桡鸣远濑(9)、欸乃归舟(10)、尾声组成。
二、欣赏江楼钟鼓,讲解主题音乐
教师出示音乐主题,欣赏江楼钟鼓
师生视唱主题音乐,分析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划分乐句,经分析和讨论发现前一乐句句末的音与下一乐句的头一个音相同,形成前后旋律平稳承递-展开的关系。
教师归纳:后乐句起音与前乐句尾音相同,形成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组合形式,与水中鱼儿咬尾相戏的情景相似,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这叫做“鱼咬尾”,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
请学生判断对错,判断老师出示的乐句是不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应怎样改正。【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传统民族音乐创作手法“鱼咬尾”,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2 5 32 ︱ 3 53 21 ︱ 2 ﹣ ﹣︱ 2 5 2 ︱ 35 32 16 ︱
1 ﹣﹣︱1 3 23 ︱ 5 27 65 ︱ 6 ﹣﹣︱︱
2、1 1 2 3﹒2 3 ︱5﹒6 53 2 ﹣︱25 3﹒2 12 3 ︱2﹒1 61 5 ﹣︱
5 1﹒1 2 3 ︱21 615 6 ﹣︱62 1﹒6 56 1 ︱2﹒1 61 5 ﹣︱︱
三、分段欣赏《春江花月夜》,学生分组探讨
1、下面我们分别来听赏每段的音乐。本曲虽分为十段,但每段之间有个相同的地方,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学生在老师的讲授和启发中欣赏作品。】
乐曲每段音乐有什么相同之处?分析和讨论每个标题音乐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在哪里。【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换头合尾”,它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是《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几幅景色的结尾都回到了它的主题上来,整首乐曲就像一个画轴一样串连在一起形成了对比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