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吴斌主编)《☆牧歌》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难点】听辨歌曲每部分的和声布局,感受无伴奏合唱的艺术魅力。
【设计思路】无伴奏合唱《牧歌》是合唱中的精品,它充分说明民歌与音乐创作间“源与泉”的关系。改编版的合唱以其旋律、和声、肢体等要素的精心编配,充分展现各声部的音色特质。所以,本节课着重让学生感受合唱中的人声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力,感受巧妙的和声布局、灵活的力度变化,为这一首传统民歌赋予的新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学习律动
复习《银杯》和《牧歌》,组织课堂,回忆上节课内容:蒙古族民歌,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的特点。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牧歌》因其有着优美动听的旋律,不仅被大众人民所喜爱,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音乐家们的热爱,音乐家们以《牧歌》为主题,创作了许多声乐和器乐作品,其中我国作曲家瞿希贤女士将它改编成一首无伴奏合唱,受到广泛好评,这首歌曲现已成为我国合唱作品中的经典。
1、介绍无伴奏合唱及声部组成,学生听辨几种音色并讨论其适合演唱哪个声部,总结每种人声音色的特点。
教师演唱《牧歌》,请学生讨论老师的音色适合演唱哪个声部
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曲,看看这些音色是怎样融合在合唱中,表现音乐的。
完整聆听全曲 边听边思考:(1)这首歌曲与原版牧歌相比,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开头和结尾有哼唱)(2)歌曲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三次)(3)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为歌曲划分结构:分成三部分,开头和结尾的哼唱叫做引子和尾声(屏幕出示歌曲结构)
分段聆听 仔细聆听歌曲每部分的和声布局,感受四声部合唱的艺术魅力。
引子:(1)你先听到了哪个声部的声音?引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女低音和男低音声部先后哼出了引子)
第一部分:主旋律是由哪个声部唱出的?四个声部的和声效果给你什么感觉?(女高音演唱主旋律,其他声部做和声背景)
第二部分:这部分的和声布局是怎样的?(由男高音和女低音声部先后演唱主旋律,其他声部与之配合),结合各声部的音色特点,讨论这部分带给你什么画面?(男高音像蓝蓝的天空,女高音像天上的白云,男低音像宽阔无边的大草原,女低音像草地上的羊群)
第三部分:这部分的和声布局与前面哪个部分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
尾声:尾声是怎样设计的?演唱力度怎样?这样的尾声给你什么感觉?(先由男高音领唱,快要结束时由女高音领唱用极弱的力度再次哼唱出主旋律,力度渐弱,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注意每部分的演唱力度有什么变化,歌曲的高潮在哪一部分?(全曲力度由弱到强,在第三部分最强,是歌曲的高潮,又用极弱的力度结束)
讨论原版歌曲与改编版的关系:原版牧歌与改编的合唱,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改编版的《牧歌》描写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它将传统的民歌与高雅的合唱艺术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无伴奏合唱的艺术魅力,它是原版歌曲的升华,但这些成绩我们应该感谢谁呢?这都应该感谢我们的民歌,是民歌为我们的音乐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才能诞生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让我们拥有美好的听赏感受。)
拓展与表演
了解现代音乐的无伴奏合唱
师:现代音乐的无伴奏合唱为了丰富表演,不仅加入了肢体律动,更是加入了夸张的表情、幽默的剧情还有演唱者之间的互动,这种表演方式还有一个外文名字叫“阿卡贝拉”。(屏幕出示阿卡贝拉的表演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