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上册(2012年7月第1版)《☆军民大生产》优质课教案下载
3、聆听老师范唱《催咚催》、欣赏《船工号子》、体验《抬木号子》,感受不同劳动场景中的劳动号子,了解“劳动号子”与劳动形式、劳动内容的关系。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看过鼓的演奏吗?
如果放在你面前一个鼓你会怎么敲?
节奏比较凌乱,找同学来统一节奏?
除了敲节奏之外还少了点气势,有没有别的声音,比如喊口令?
如果配上音乐 会是什么样那?加音高 加歌词
像这样有领,有和,有口令是什么音乐那,就是这节课要了解的内容 劳动号子
2、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视频,大家考虑这样三个问题
什么是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的作用什么?
演唱形式是什么?
初步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小结:“劳动号子”的定义:
3、演唱形式:
(1)提问:视频中人们抬木头时唱的就是一首“抬木号子”,有没有同学发现他们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一领众和)
(2)小结:
二、学习新课
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一)初听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