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2013年1月北京第1版)《☆沂蒙山小调》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农村的学生底子较薄,基础不一,对民歌的兴趣不浓厚,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的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技能相对来说都很差。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有韵味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沂蒙山小调》的风格特征,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感受“鱼咬尾”的旋律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美丽的沂蒙山风光。
2.了解背景音乐。
二、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1.欣赏歌曲《沂蒙山小调》。
学生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教师弹奏,学生用“lu”唱旋律,分析歌曲的结构。
(1)说说歌曲的旋律分几句?
(2)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构比较规整,旋律抒情优美,具有小调歌曲的典型特征。
3.第一次练唱歌词。
提问:为什么歌曲的旋律有四句,而歌词只有两句呢?
归纳:一字多音的拖腔和衬词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4.第二次练唱歌词。
思考:旋律的四句分别落在什么音上?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探究歌曲的四个乐句分别落在“2、1、6、5”四个音上,并以结束音作为轴音作回返进行,感受其优美婉转的特点。)
归纳: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歌曲更具抒情性。
5.第三次练唱歌词。
用汉字接龙的游戏引导学生感悟歌曲中“鱼咬尾”的旋律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