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下载
【教学重难点】
1.记住乐曲主题,了解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尝试音乐创编。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教具准备】
钢琴、丝巾、木鱼、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律动导入,主题记忆
组织教学,感受意境:跟音乐律动进教室。
一听:(音乐伴奏)
师:拿起你的丝巾,请用丝巾来表现你所听到的音乐。
找典型学生:你的动作让我看到了旋律的起伏,原来你们这么优美的动作是源于旋律流畅的起伏变化。
一唱:出示旋律、旋律线
一遍:教师WU范唱,边做律动。
两遍:教师带领学生WU 模唱、律动,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2遍
三遍:教师直接歌谱接入,引导学生跟唱进来,律动。2遍
四遍:出示歌词,唱歌词,律动。2遍
师:你们的声音让我仿佛看到了远处的山峰,皎洁的明月,随风摇曳的垂柳,同学们知道吗?刚才我们吟唱的词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吟唱的曲是中国经典古曲《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这首经典古曲的另外一个乐段《渔歌唱晚》。
对比聆听,换头合尾
1.一听:这个乐段中,最吸引你的乐器是什么?
作曲家为了让音乐更加生动有趣,加入了打击乐器木鱼,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木鱼清脆的声音。
二听:模仿木鱼演奏,出示图形谱,师生共同参与模仿演奏。
三听:让木鱼更加生动有趣,提示学生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
找相同:你们觉得“渔歌唱晚”和“江楼钟鼓”一样吗?——出示两个乐段的歌谱。——但是这两段却有相同之处,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来。唱一唱“合尾”。
小结:这就是我国民族音乐常用的创作手法之一 ——“换头合尾”。在《春江花月夜》全曲就多次出现换头合尾,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换头合尾”的小创编。
“换头合尾”小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