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海岛冰轮初转腾》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京剧起源,认识四大名旦
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个经典唱段,了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
过程与方法:
借助教材内容,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经典唱段的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京剧片段,激发学生弘扬京剧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京剧行当的划分及欣赏不同行当在京剧中的唱腔魅力。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
教法及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及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情境创设)
欣赏歌曲《粉墨人生》,思考曲是所唱的是哪种艺术形式?(生:京剧)
进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梨园风采——京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结合课本我们来了解京剧的诞生与发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它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他们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雕塑等许多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