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3.尝试模拟拨打急救报警电话,练习意外伤害的简单紧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识别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
(一)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有关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害、残废或死亡,包括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中毒、烫伤等。意外伤害引发的伤残和死亡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大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意外伤害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青少年致伤残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大多数国家青少年的第一位致死原因。我国也不例外,意外伤害也是导致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罪魁祸首。
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受害者的年龄、性别、发育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有关。初中学生活动范围大,好奇心强,好冲动,办事不计后果的特点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性别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般男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于女生。
除受害者本人的原因以外,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遭受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例如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火灾、触电和被动物咬伤等都与外部环境有关。而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则是影响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如家庭成员不和睦、亲子关系紧张均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低落,产生厌世,甚至自杀。学习压力过重、与老师关系紧张,恐惧考试失败等也会导致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预防意外伤害的原则
1.加强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和了解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等。
2.善于发现隐患。主动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例如,在车辆密集的马路上嬉戏打闹,互相追逐;在没有大人陪伴下,外出郊游;到非游泳区游泳;逗弄宠物等。
3.主动消除隐患。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对于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要设法消除,对于危险的行为要加以矫正。例如,远离车辆密集道路;不骑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上学、放学要做到在人行道上按序通行,两人成排,三人成行,靠公路右行。
(三)预防溺水
1.中学生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溺水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原因会导致溺水,其中导致中学生溺水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
(1)环境原因:指对游泳场所环境的情况不了解,如在缺乏深水区和浅水区标志的游泳池贸然下水或盲目跳水时出现意外而导致溺水,或在江、河、湖泊等缺少安全防护的场所游野泳时出现意外而导致溺水。
(2)身体原因:指患有不宜游泳的疾病,如心脏病、癫痫等,游泳时发病而导致溺水;以及因病后体力不佳或体弱体力不支等生理原因导致溺水。
(3)心理及技术原因:指不会游泳或游泳技术不佳的人下水后,出现体力不支或方法不当时,由于对游泳安全、救生常识(自救)不了解,在面对抽筋、呛水等意外情况时,惊慌失措,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溺水。
(4)外力原因:指游泳者突然被外力(人或物)撞击致伤或昏迷而溺水;也可能被溺水者紧抱不放而致溺水。溺水可能只是单一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2.溺水的危害
人落水后,水、泥沙等会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的伤害。
溺水轻者,落水时问较短,吸入水量少于2毫升/千克体重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口唇、四肢末端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重者,落水时间较长,吸水量在10毫升/千克体重以上,出现低氧血症,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