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2. 学生了解南北朝的历史演进,掌握依据文字与地图设计历史演进图表的方法;学生能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了解史实、概括史实,基本掌握史料分析与运用的方法。
3. 认识民族融合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使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各民族人民在相互学习与交融中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民族融合与全国大一统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比干、《吊殷比干文》引出本节课的重要历史人物:孝文帝。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史料呈现,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出示热播剧《封神演义》中比干的剧照,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出示河南比干庙图片以及孝文帝《吊殷比干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孝文帝欣赏比干的原因,感受孝文帝的有为之心。
环节一:北魏起源,五胡入华——三国两晋政权更替。
教学方法:史料呈现,地图展示,分析归纳。
内容1:出示《魏书》中孝文帝与任城王关于迁都问题的争执,追溯北魏政权的起源:鲜卑拓跋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起源于鲜卑拓跋部的北魏政权文明程度与中原文明程度之间的区别。
内容2:出示地图呈现三国归于西晋,短暂统一后再次陷入分裂,五胡入华导致北方政权更替频繁,一方面帮助学生借助地图梳理政权发展演变历程,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人口的难移及其影响。
环节二:革除旧俗,全面汉化——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改革。
教学方法:史料呈现,图片展示,分析归纳,启迪思考。
内容3:出示《魏书》中关于北魏早期社会状况描述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早期北魏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冯太后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同时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论从史出。
内容4:通过出示《魏书》中关于冯太后与孝文帝关系的记载、北魏都城平城自然灾害发生情况统计表,引出孝文帝决心迁都与改革。
内容5:出示《魏书》、《齐纪》等相关史料文献,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概括并理解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各项内容,同时为学生讲解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的激进性措施,为接下来北魏政权的分裂进行铺垫。
环节三:双向交流,相互借鉴——民族融合缩小差距。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启迪思考,师生交流,归纳总结。
内容6:出示《胡人牛犁耕》、《汉人食胡饼》以及一系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食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与总结——民族融合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进而,由教师为学生讲述,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缩小各民族与地区之间的差距,为新的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环节四:北魏分裂,南北对峙——在政权分裂中孕育新的大一统。
内容7:出示北魏后政权更迭的地图,在观察地图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归纳梳理,完成南北朝政权更替与历史演进图表的设计,并引导学生把握民族交流与融合历史趋势。
小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以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汉化改革,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以及各民族的融合交流都为新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最终在公元589年隋朝实现新的统一。
【板书设计】 孝文帝汉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