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历史必修Ⅱ》(2008年6月第2版)《第六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课复习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鉴于高一已经上过一次,学生对这一课也有一定了解。为了避免简单抄冷饭,在此我采用“主题+通史”的教学方式,把本课的主题确定为“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重新整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思路是以洋务运动为载体,以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为核心,其间渗透英国工业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现实的中国经济转型等相关内容,贯通古今,关联中外。通过问题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高三学生较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巨性,帮助他们强化国家民族意识,提升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考虑到是复习课,因此教学重难点也相应有所调整。教学重点是洋务运动兴起发展的历程;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难点是剖析洋务运动起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理解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国情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融合,探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基本特点。
教学设计与实施
导入: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工业革命相关历史,你认为1820年时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哪个国家?
学生:(众说纷纭)英国,中国,美国……
材料 直到清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二十年,即清嘉庆帝死而道光帝立的1820年,中国的总产值(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瑞挪丹芬)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美国(1.8%)、日本(3.0%)。
——朱维铮 《重读中国近代史》
教师:可悲的是,仅仅20年后,双方发生一次碰撞。坚船利炮将我们的文明打垮了。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发生“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材料和设问制造了两对反差,第一对反差是1820时大家以为第一大经济体是英国,其实是中国;第二对反差是当中国还是世界经济老大时,居然被西方国家打败了。通过制造教学反差引起学生们的好奇,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需要的活跃思维状态。
一、强敌与变局
问题1: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可当时的中国落后吗?真的不落后吗?中国人承认自己的落后吗?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落后?
[设计意图]通过连续的设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反思历史的好习惯。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分析道:“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指《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欲睡。”《海国图志》的遭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性,同时为后面深入分析“强敌与变局”做好了铺垫。
材料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李鸿章认为的“变局”变在何处?“强敌”强在哪里?
教师:以同桌为一组,分组讨论上述问题。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时间、作者、所讲历史事件等关键信息词,带着问题看材料。
教师:变局——地点发生在东南沿海;华夷之大防完全崩溃;敌人阴险狡诈,合伙生事。强敌——科技先进;船坚炮利。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阅读与概括能力。继而老师再做分析:第一次战败,也许是别人的侥幸;第二次战败则使人产生深刻的反思,才会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发生“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深邃感叹与思考。内忧外患,大敌当前,什么“华夷之辨”,什么“天朝上国”,都顾不了了,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于是乎,清政府被迫走上了向“夷狄”学习的近代化之路。
二、梳理与构建
设计一、头脑风暴,巩固基础
把班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数少,一组人数较多,人数较少的组接受挑战,人数较多的组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提出问题。老师计时与协调,2分钟回答10个问题则闯关成功,提不出10个问题,回答不出10个问题则闯关失败。
设计二、头脑风暴,巩固基础
(1)一个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那个时代的中国,多的是泥古不化的士人,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学习纲领。正如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惨遭失败,同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提出了“和魂洋才”口号,却取得了巨大成功,两相比较,值得深思和玩味。
(2)两个发展阶段:前期“自强”、后期“求富”